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提案天地 > 重点提案
重点提案
关于建设和完善大罗山周边生态环道及登山步道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3-04-18 作者:姜瑞玉字号:[ ]

关于建设和完善大罗山周边生态环道及登山步道的建议

姜瑞玉

  一、建设和完善大罗山周边生态环道和登山步道的必要性

  根据温州市总体规划,未来温州市区将环大罗山发展。大罗山将是温州市未来的“绿心”和“绿肺”,主要起着生态保护功能,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小气候环境起到良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是温州市区得天独厚的最后优质生态资源。当前,温州市正在大力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湾区也在打造宜商宜居的新龙湾,为此亟需进一步完善大罗山生态保护方案,适时建设和完善大罗山周边生态环道建设,为龙湾区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宜居宜商宜游环境。

  二、建设和完善大罗山生态环道及登山步道的初步方案

  大罗山生态环道在大罗山山麓与环山公路之间建设,尽量与沿山散布的众多古村落、古庙宇、宗族祠堂保护结合,依山就势,保留自然林木草地,适当补充部分人工绿化地带,并在其中设置锻炼场地、休闲会所及配套商业设施。通过治理环境,扩大绿地,彰显文化,展示形象,为广大居民和游人提供休闲漫步,锻炼身体,聚会交际,颐养身心的舒适场所。同时应增加与大罗山登山步道的连接通道,形成完善的游览健身系统,吸引和方便群众游览健身。

  大罗山生态环道及登山步道应由市规划局统一规划为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惠民工程,由各区分段建设。龙湾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率先启动。环道的具体走向为:状元岙→海军基地→白楼下→底林下→瑶溪风景区钟秀园→青山→上朱垟→坦头→度山→刘宅→郑宅天柱寺→白水公园→荣阳园→庄桥金钟湾公园→郑岙→携仁里→海城大垟寺→老鼠山→梅头王坟山。登山步道要在现在已经形成的多条穿越和环行线路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新的线路和出入口。

    三、环大罗山生态环道与登山步道建设主要措施

  1、政府主导

  大罗山生态环道和登山步道建设应由政府主导,政府主要承担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移民及部分资金筹措等。去年以来区体育局已投入部分资金,对大罗山登山步道龙湾区部分线路进行了初步整治和标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社会参与

  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大罗山生态环道沿线村社、居民小区、房地产项目、企业等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必然拥护这一惠民工程,也必然愿意参与其中。政府可制定相应鼓励措施,在房地产项目规划、旅游商业经营、文化娱乐项目审批、便民生活设施管理等方面加以扶持优惠,吸引多方力量和资金投入。

  大罗山登山步道已经吸引了大量群众健身,不少登山俱乐部还组织开展了系列登山活动。每逢节假日,我区瑶溪、峰台水库周边、哨子墩、百家尖、天河库群、姜家坦、天柱寺景区等游人如织,络绎不绝,登山步道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可以鼓励企业、或个人在步道沿线冠名建设观景台、风雨亭等设施,以改善健身条件,方便群众游览。

  3、综合整治

  目前大罗山麓违章建筑、采石场、石料厂、小作坊、小工厂众多,是影响我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区域之一。在大罗山生态环道建设中,必须进行综合整治,以环道建设为契机,把拆违、治污、道路、管网、绿化、美化结合起来,一步到位,务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批实施

  大罗山生态环道建设规模大,牵涉面广,投入多,工期长,必须采取恰当组织方案。建议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批分片施工,根据不同地段的条件,逐步实施。条件较好的村社、小区、企业先行试点,例如状元岙、瑶溪风景区钟秀园、坦头、白水公园、庄桥金钟湾公园等可列入第一批试点,迅速展开,尽快见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他地段可逐步创造条件,择机启动。

  5、持续推进

    鉴于环大罗山生态环道工程的直接贡献是生态效益、文化效益、旅游效益、社会效益,不会立竿见影的带来经济效益的实际,该工程必然是一项中长期任务,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列入政府的中长期工作计划,持续推进,至少要准备用1-2届政府的任期来完成。当然,如果相关方面能下大决心,加大投资强度,增强工作力度,也可以在两三年内一气呵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