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传统产业加速“蝶变”——龙湾区长走进温州国际云软件谷与委员面对面协商 | ||||||||
| ||||||||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传统产业作为温州湾新区、龙湾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不仅影响自身,更对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影响深远。 今年,龙湾区政协聚焦传统产业如何直面挑战、实现“蝶变”,将“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并列为两个常委会专题协商议题之一。 9月4日,龙湾区政协六届十四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专题协商议政。会议特别将协商地点搬到了温州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重要平台——温州国际云软件谷,龙湾区委副书记、区长,温州湾新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夏禹桨,副区长蒙绍欢走进现场,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共寻良方、共谋实策。 会议由区政协主席吴昌亮主持,副主席林海珊、戴文虎、沈应琴,秘书长胡中海参加会议。 协商前,课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到区内10家制造业企业、4家数字化服务商和杭州、宁波等地调研学习,看清发展差距,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仔细梳理、认真汇总形成调研报告,为高质量建言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区政协委员、温州湾新区管委会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总监吴战克代表调研组汇报了调研情况,围绕引育专业数字化服务商、培育数字化人才、创新加强金融支持、优化政府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5位委员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可行。 区政协委员、浙江人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木海达结合企业实际,从资金、技术人才、数据安全、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战略规划等方面提出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之困,建议政府和社会加大对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 区政协委员、朴尔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中梁建议,企业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长、短期目标,做好数字化流程再造,加强数据管理与分析;由政府牵头引进专业化实施团队,有序开展试点工作,精准施策。 区政协委员、龙湾农商行科技信息部总经理助理王磊建议,通过设立数字化转型基金,推广“龙湾数智贷”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多样性与适配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更好地利用金融力量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区政协委员、航天云网云制造科技(温州)有限公司总监、温州商学院产业教授黄勇达建议,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促进人才持续成长和技能更新;推动数字人才均衡分布,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区政协常委、浙江国技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金建月建议,做深服务,循序渐进、分批次分规模推进数字化改造,创新“人才共享”机制,设立“数改专项基金”;做优生态,由政府牵头采购先进的底层技术,强化本地经济生态协同效应,构建产销闭环生态链;做精策略,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推动“智改数转”全面提速。 蒙绍欢副区长及新区经济发展局(区经信局)、新区科技和人才局(区科技局)、新区财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龙湾云软件谷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逐一作出真诚回应,表示将认真梳理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有针对性的落实举措。 “协商议题选得好,协商地点选得好,对策建议提得好!”夏禹桨区长对协商活动表示充分肯定。他从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做好下一步工作强调,要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角色与责任,统一思想认识与行动。政府要做好场景归集、政策支持、引育优质服务商和优秀人才等工作,加强和支持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希望政协进一步关心支持这项工作,发挥平台优势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力量,助力龙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吴昌亮主席强调,要树立更积极的产业观念,深刻把握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推动思想理念迭代更新、飞跃升级。要塑造更主动的竞争优势,强化政策扶持、创新驱动和要素保障,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向阳而生。要深耕更精准的发展助力,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聚焦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促”与“行”、持续“鼓”与“呼”、做好“带”与“引”,推动政协履职兼程前行、精益求精。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